堅持篇『40年的堅持化做引藻奇蹟』-品懿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藻,三認證引藻,保健食品,AHCC,合蔓赫康,偵測型膠原蛋白

加入會員

堅持篇『40年的堅持化做引藻奇蹟』

工廠坐落在彰化芳苑,幾個圓型的大水池內翻攪著不知名的綠色液體,晨間的空氣特別清甜,後頭還傳來轟隆轟隆的機器聲,會客室一天下來已經有好幾組遠道專程來拜訪的貴客,原來大夥都是慕名而來拜訪台灣的「藻類達人」一王順德董事長。

耗費畢生心血研究藻類的王順德,從研究螺旋藻(藍藻)與小球藻(綠藻)中,進一步研發出營養價值更高的「引藻」,不僅可以在短短24小時內讓引藻細胞分裂為四個,更透過精密的萃取技術,迅速將引藻製作成各種食品與日用品。這份努力,不僅讓工研院、國衛院競相與國際引藻合作,「國際引藻」的品牌名聲更享譽國際。
最重要的是,王順德終於一償宿願,把鄰居口中「水溝裡的青苔」變成「生醫界的明日之星」,讓小小的藻類,發揮大大的功能。這是王順德與國際引藻的故事,也是台灣藻類的發展史⋯


左分西裝頭,穿著帥氣牛仔褲外加輕便襯衫,講話時會不自覺地瞇起眼睛,聲量宏偉,皮膚黝黑,他就是國際引藻的董事長---王順德。帥氣又神采奕奕的模樣,一點也看不出來已有七十多歲。

「國際引藻公司」所生產的引藻十幾年前就已經外銷全世界,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超過二十个国家都有「引藻」的足跡,成果斐然,各國訂單如雪片飛來,出貨已經排到三個月後。創造出這麽做人成果的王順德董事長卻不愛談過去所經歷的辛酸困苦,只著眼於未來還能新添哪些元素,譲引藻造福更多人。然而這位「引藻達人」的故事卻也見證了台湾藻類發展的演變,這四十年來始終如一的堅持終於在「國際引藻」的品牌下發光發熱,讓看起來不起限的藻類,也因為不間斷的研發創新而造福廣大的民眾。


顛沛起伏的尋藻之路

世代務農的王順德從小就看著父親打理農作,從大學開始王順德就對「藻類」產生研究興趣,一路研究,甚至以此創業。鄰居對於這位會讀書的年輕人一天到晚研究「水溝裡就會長的青苔」嗤之以鼻,認為自白浪費了這些念書的日子。好在王順德的父親很開明·認為年輕人有興趣就先嘗試,没什麼關係。 孰料,研究是花大钱的事·父親雖然大方分了一塊地給王順德夫婦研究藻類·但,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只得切断家中金援,王順德頓時陷入缺乏研究經費的因境,為了資金,王順德養過觀賞魚、還是彰化地區第一個養殖鰻魚的人,但,藻類的夢一直埋藏在心中,他决定北上尋找機會。 老天願意給努力的人機會,王順德很幸通的遇到貴人,當年新光集团的老三员金虎先生有前瞻的眼光·認為藻類研究大有可為,立刻騰出空地讓王順德成立研究團隊·設立「建国綠藻公司」,而研發的好成績更讓日本慕名而來,日本Sunchlorella來台大量採購綠藻,也带動台灣的綠藻產業發展,可是當日本公司在東南亞找到新的供應商后·卻冷酷地切斷採購·讓公司陷入困境,許多台灣生產綠藻的小公司紛紛倒閉,此時王順德的貴人--新光少東卻意外在此時中風病逝,屋漏偏逢連夜雨,廠房又遇大火,「資金、廠房、貴人」,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研究藻類的夢,被撕裂了。王順德咬著牙再度收拾行囊,回到故鄉彰化發源地,為了「藻」夢,在40不惑之年,一切重新開始。最困苦的時刻,還曾經拿著父親送的錶去典當换資金;早上研究藻類,轉頭又拎起皮箱到東南亞推廣藻類食品,一點一滴打下口碑與市場,終於慢慢的站穩腳步,當年那個鄰居口中「研究水溝裡青苔」的年輕人,已經成為企業老闔,不僅發現藻類的優點,更決心要發揮到極致。過去的血淚經驗是上天的隨堂考,王順德卻因此而萌生「品牌意識」,他不想再重蹈覆轍,在生產銷售綠藻產品的同時,也利用這些醫收開發新的藻種,前後花了近20年的時間終於在1992年研發出「引藻」這個新的藻種,有螺旋藻(藍藻)與小球藻(綠藻)所難望其項背的優點,更以「國際引藻」為名,行銷全世界。 王順德的堅持有了代價,研究成果受到各界肯定,企業家、研究單位紛紛捧著大把資金想加入開發產品的行列,有人願意提供土地、有人以股票上市為誘因,通通被王順德一口回絕,他的夢想更大,王董事長說:「以後他要開發更多對人體有好處的健康食品;在有生之年,捐錢蓋一間照顧棄嬰成長的學校。」如同「引藻」的命名,王順德引出藻類的優點、引出夢想、引出回饋社會的公民精神。


取『藥引』之義,命名為『引藻』
前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黃檀溪博士是王順德董事長研究引藻時常激盪討論的專家學者之一。黃檀溪博士表示,小球藻類具有容易培養、繁殖迅速的優點,只需要二氧化破跟水一起進行光合作用就能繁殖,在1950年代科學家更因為發現小球藻(綠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來源而引發研究熱潮,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世界各國競相研究如何培育藻類以解決人類糧荒的問題,甚至還一度成為太空人的「太空食物」,利用太空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並提供太空人氧氣與食物而名噪一時,可惜因為研發成本過高而降温,但小球藻(綠藻)的優點已廣為人知。 一般人常分不清楚小球藻(緑藻)、螺旋藻(藍藻)跟「引藻」的差異。黄檀溪博士解釋:其實引藻跟綠藻都是小球藻的一種,都屬於「有細胞核」的「真核生物」;而螺旋藻的型態呈現螺旋型,屬於「沒有細胞核」的「原核生物」,只不過目前大家都習慣稱呼小球藻為綠藻,稱呼螺旋藻為藍藻,而「引藻」是一種耐熟性小球藻,在攝氏38~39度時長得最好,是王順德董事長累積藻類研究40年經驗所開發的新品系。 一生熱愛藻類的王順德董事長,在1962年到1964年間任教於彰化秀水農校期間也跟世界各國一樣,積極從事有關小球藻(綠藻)的研究,後來更回到彰化大崙村實際進行綠藻的養殖事業,累積過去經驗化為新的研發。藻類也可以被發明嗎?王順德董事長從2000多種藻類中發現其中有一種小球藻可以引發增生細胞,於是融合小球藻(綠藻)跟螺旋藻(藍藻)的優點,透過生醫技術去蕪存菁,三合一培養出新的藻種,富含的營養成分高速96種符合人體所需,比小球藻(綠藻)、螺旋藻(藍藻)更豐富,「引藻」就是這個創新的藻種。 引藻跟綠藻的差別在於:緑藻的細胞形状是圓型的、引藻則是橢圖型類似人類紅血形狀的單細胞藻類;引藻的細胞壁薄,人體食用後的消化率高達95%,綠藻卻只有50~60%。由於王順德開發的新藻種就像中藥的「藥引」一樣,可以引發人體細胞的運作,因此命名「引藻」,經過工研院、國衛院等機構的共同研究,大家對引藻的成分刮目相看,可說是現今藻類的「藻中之王」啊!


藻到好地方,倍數成長
引藻這么厲害,會不會很難培育呢?王順德董事長帶我們到彰化芳苑的母廠參觀,指著外面一個個圓型的大水池說:這就是培養引藻的地方,上頭還有根大橫桿是用來翻攪引藻,讓二氧化碳可以打入水中。根據王董事長回憶,在1960年代早期使用的還是效率低的開放式方型培養池,改良成圓型以後效率大增。 「引藻」的成長環境跟絲藻類似,只要有陽光、空氣跟水三大元素一起進行光合作用,引藻就能自行繁殖分裂、自營生活。「陽光」是引藻行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是引藻成長的碳源、而當地的「地下水」富含引藻成長所需的微量元素,另外添加尿素、磷酸鉀跟硫酸鎂等營養源,讓引藻長的更好。彰化芳苑此地沒有工廠、地下水純淨無汙染、陽光充足明媚,正是引藻成長的好地方,早晨空氣特別清新,充滿引藻呼出的氧氣呢。 不過,引藻在穩定的陽光空氣跟水的培育下,成長速度緩慢,無法產生經濟價值,王順德董事長運用過去所學,想到添加「冰醋酸」做為碳源,加速引藻的成長。以前為了省經費,他還大量採購當地農民不要的鳳梨皮,發酵製成鳳梨醋,讓引藻喝醋長大呢。有「冰醋酸」做為破源的引藻繁殖速度激增,國際引藻的優等生却能在短短一天24小時内由一個母細胞分裂為四個完整的子細胞,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晚上则進行呼吸作用,開始分裂繁殖。細胞核可經過2次或3次分裂形成4個或8個核,連葉綠體也同時分裂為4個或8個,當每個子細胞發育為母細胞後再以複分裂的方式,以倍速迅速分裂繁殖,短時間內後達到百萬以上的數量,成長之快是其他藻類難望其項背的,當引藻細胞繁殖到適當濃度,就必須更换到更大的水池讓他們有成長空間,所以國際引藻目前也正積極尋覓新地點,要讓引藻有更好的成長空間呢。 淡水生的引藻細胞很小很小,平均大小約在4到6微米之間,肉眼只看得到一泉綠色的水,必須要放大到顯微鏡下600倍才能看見細胞的全貌,别小看這4微米大小的引藻,它的葉線素含量比一般植物多,合成的碳水化合物更是其他植物的十倍以上,蛋白質含有率估了個體60%以上,一個完整的引藻細胞就代表完整的營養成分,引藻的複分裂成長大幅提升製作成保健食品的經濟效益,可嘉惠更多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