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篇『40年的堅持化做引藻奇蹟』
工廠坐落在彰化芳苑,幾個圓型的大水池內翻攪著不知名的綠色液體,晨間的空氣特別清甜,後頭還傳來轟隆轟隆的機器聲,會客室一天下來已經有好幾組遠道專程來拜訪的貴客,原來大夥都是慕名而來拜訪台灣的「藻類達人」一王順德董事長。
耗費畢生心血研究藻類的王順德,從研究螺旋藻(藍藻)與小球藻(綠藻)中,進一步研發出營養價值更高的「引藻」,不僅可以在短短24小時內讓引藻細胞分裂為四個,更透過精密的萃取技術,迅速將引藻製作成各種食品與日用品。這份努力,不僅讓工研院、國衛院競相與國際引藻合作,「國際引藻」的品牌名聲更享譽國際。
最重要的是,王順德終於一償宿願,把鄰居口中「水溝裡的青苔」變成「生醫界的明日之星」,讓小小的藻類,發揮大大的功能。這是王順德與國際引藻的故事,也是台灣藻類的發展史⋯左分西裝頭,穿著帥氣牛仔褲外加輕便襯衫,講話時會不自覺地瞇起眼睛,聲量宏偉,皮膚黝黑,他就是國際引藻的董事長---王順德。帥氣又神采奕奕的模樣,一點也看不出來已有七十多歲。
顛沛起伏的尋藻之路
世代務農的王順德從小就看著父親打理農作,從大學開始王順德就對「藻類」產生研究興趣,一路研究,甚至以此創業。鄰居對於這位會讀書的年輕人一天到晚研究「水溝裡就會長的青苔」嗤之以鼻,認為自白浪費了這些念書的日子。好在王順德的父親很開明·認為年輕人有興趣就先嘗試,没什麼關係。 孰料,研究是花大钱的事·父親雖然大方分了一塊地給王順德夫婦研究藻類·但,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只得切断家中金援,王順德頓時陷入缺乏研究經費的因境,為了資金,王順德養過觀賞魚、還是彰化地區第一個養殖鰻魚的人,但,藻類的夢一直埋藏在心中,他决定北上尋找機會。 老天願意給努力的人機會,王順德很幸通的遇到貴人,當年新光集团的老三员金虎先生有前瞻的眼光·認為藻類研究大有可為,立刻騰出空地讓王順德成立研究團隊·設立「建国綠藻公司」,而研發的好成績更讓日本慕名而來,日本Sunchlorella來台大量採購綠藻,也带動台灣的綠藻產業發展,可是當日本公司在東南亞找到新的供應商后·卻冷酷地切斷採購·讓公司陷入困境,許多台灣生產綠藻的小公司紛紛倒閉,此時王順德的貴人--新光少東卻意外在此時中風病逝,屋漏偏逢連夜雨,廠房又遇大火,「資金、廠房、貴人」,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研究藻類的夢,被撕裂了。王順德咬著牙再度收拾行囊,回到故鄉彰化發源地,為了「藻」夢,在40不惑之年,一切重新開始。最困苦的時刻,還曾經拿著父親送的錶去典當换資金;早上研究藻類,轉頭又拎起皮箱到東南亞推廣藻類食品,一點一滴打下口碑與市場,終於慢慢的站穩腳步,當年那個鄰居口中「研究水溝裡青苔」的年輕人,已經成為企業老闔,不僅發現藻類的優點,更決心要發揮到極致。過去的血淚經驗是上天的隨堂考,王順德卻因此而萌生「品牌意識」,他不想再重蹈覆轍,在生產銷售綠藻產品的同時,也利用這些醫收開發新的藻種,前後花了近20年的時間終於在1992年研發出「引藻」這個新的藻種,有螺旋藻(藍藻)與小球藻(綠藻)所難望其項背的優點,更以「國際引藻」為名,行銷全世界。 王順德的堅持有了代價,研究成果受到各界肯定,企業家、研究單位紛紛捧著大把資金想加入開發產品的行列,有人願意提供土地、有人以股票上市為誘因,通通被王順德一口回絕,他的夢想更大,王董事長說:「以後他要開發更多對人體有好處的健康食品;在有生之年,捐錢蓋一間照顧棄嬰成長的學校。」如同「引藻」的命名,王順德引出藻類的優點、引出夢想、引出回饋社會的公民精神。
取『藥引』之義,命名為『引藻』
藻到好地方,倍數成長
引藻這么厲害,會不會很難培育呢?王順德董事長帶我們到彰化芳苑的母廠參觀,指著外面一個個圓型的大水池說:這就是培養引藻的地方,上頭還有根大橫桿是用來翻攪引藻,讓二氧化碳可以打入水中。根據王董事長回憶,在1960年代早期使用的還是效率低的開放式方型培養池,改良成圓型以後效率大增。 「引藻」的成長環境跟絲藻類似,只要有陽光、空氣跟水三大元素一起進行光合作用,引藻就能自行繁殖分裂、自營生活。「陽光」是引藻行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是引藻成長的碳源、而當地的「地下水」富含引藻成長所需的微量元素,另外添加尿素、磷酸鉀跟硫酸鎂等營養源,讓引藻長的更好。彰化芳苑此地沒有工廠、地下水純淨無汙染、陽光充足明媚,正是引藻成長的好地方,早晨空氣特別清新,充滿引藻呼出的氧氣呢。 不過,引藻在穩定的陽光空氣跟水的培育下,成長速度緩慢,無法產生經濟價值,王順德董事長運用過去所學,想到添加「冰醋酸」做為碳源,加速引藻的成長。以前為了省經費,他還大量採購當地農民不要的鳳梨皮,發酵製成鳳梨醋,讓引藻喝醋長大呢。有「冰醋酸」做為破源的引藻繁殖速度激增,國際引藻的優等生却能在短短一天24小時内由一個母細胞分裂為四個完整的子細胞,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晚上则進行呼吸作用,開始分裂繁殖。細胞核可經過2次或3次分裂形成4個或8個核,連葉綠體也同時分裂為4個或8個,當每個子細胞發育為母細胞後再以複分裂的方式,以倍速迅速分裂繁殖,短時間內後達到百萬以上的數量,成長之快是其他藻類難望其項背的,當引藻細胞繁殖到適當濃度,就必須更换到更大的水池讓他們有成長空間,所以國際引藻目前也正積極尋覓新地點,要讓引藻有更好的成長空間呢。 淡水生的引藻細胞很小很小,平均大小約在4到6微米之間,肉眼只看得到一泉綠色的水,必須要放大到顯微鏡下600倍才能看見細胞的全貌,别小看這4微米大小的引藻,它的葉線素含量比一般植物多,合成的碳水化合物更是其他植物的十倍以上,蛋白質含有率估了個體60%以上,一個完整的引藻細胞就代表完整的營養成分,引藻的複分裂成長大幅提升製作成保健食品的經濟效益,可嘉惠更多人。